找到相关内容820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终南山的地理概念

      终南山的地理概念   史飞翔   终南山历史悠久,《尚书·禹贡》中已提到“终南”之名。《诗经·国风·秦风》里有一篇《终南》:“终南何有?有条有梅。君子至止,锦衣狐裘。颜如渥丹,其君...地区呢?对此人们是各持己见、难以统一。笔者以为终南山就其地理概念而言,有广义狭义之分,具体讲它应包含一下三层意思:   一、广义的终南山即为秦岭。   《辞源》:秦岭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,古籍...

    史飞翔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592396.html
  • 佛经译论的概念体系

    佛经译论的概念体系  梁 岩  【摘 要】我国译论始于佛经翻译,在千年译经活动中,不仅有思想光芒的闪现,而且诞生于丰富实践之中的理论观点亦自成体系。本文通过剖析著名译经大师的论述,将零散甚至对立的论点置于同一理论架构,统而观之,探求其独立的概念体系,理清其在我国传统译论中的地位及作用。  【关键词】佛经翻译;体系;传统译论  一、引言  我国的佛教翻译,始于东汉末年,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,到...

    梁 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32970177.html
  • 三能变概念浅析

      三能变概念浅析  【三能变】  (梵trividha-parin!a^ma,藏gyur-barnam-gsum)  唯识家为立万法唯识所变之理,类别能变的识而得三种能变。‘能变’为梵语parina^ma的汉译,近人霍韬晦译之为‘转化’,日本学者译之为‘转变’。此种‘能变’有三种,故谓为三能变。即:  (1)异熟能变:又称初能变、第一能变;指八识中的第八识,即阿赖耶识。异熟原有多义,此处唯取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4165078.html
  • 原始佛教基要概念汇编

    原始佛教基要概念汇编   (一)什么是法   法:巴利语发音为”DHAMMA”,梵语发音为”DHARMA”.   古译为"轨持&... 此外有关涉及实践训练的概念和作法实践的名词介绍:如什么是如法行者和如信行者?什么是七觉悟次第?什么是七清净次第?什么是无间定?什么是次第的觉悟之果?什么是无相解脱、无愿解脱、空解脱?什么是信解脱者、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947491.html
  • 简析因明论式中的概念

      内容提要:因明是佛学“五明”之一,向被学人视为难治。而要研究因明,首先就要弄通它其中的概念。由于因明主要涉及佛学领域,其概念多与佛教相关,但其中又有很多概念与佛学中一般的含义不同,这是学因明者要多加注意的。本文旨在对因明学中的主要概念作阐释,并对若干概念间的关系作一概要性的说明。以使欲研习因明者有一个初步的入门阶梯。  关键词:因明 概念 佛学  作者简介:徐东来,男,1965年6月生。...

    徐东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83938540.html
  • “藏传佛教”概念分析

    “藏传佛教”概念分析   来源: 西藏研究    作者: 刘勇   [关键词]藏传佛教;概念;分析  [摘要]关于“藏传佛教”的各种判断常常会引发各种争论,主要是因为“藏传佛教”概念所指过于庞杂,在特定语境或文本中使用时,能指与所指经常游离,使研究者之间难以达成共识。文章认为,“藏传佛教”概念所指应同时指向历史构成、理论层面、修习实践层面、组织制度以厦民俗宗教层面,主张全面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...

    刘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3471657.html
  • 法之概念(续完)

    法之概念(续完)  D.J.Kalupahana著 刘 逢 吉 译  觉音(Buddhaghosa)给这些经文造的诠释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刹那概念思潮,他的意图容再用谢尔巴斯基的话来说:“为了...的第一义最好解释为说一切有部的“法相”(dharmalaks!an!a)概念,因为那是跟法自性(dharma-svabha^va)相反的,而此即是自性,故成为不可思议一类。“现象”的第二义比较近似巴利...

    刘 逢 吉 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0264358.html
  • 蕴处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

    蕴处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   张瑞良   台大哲学论评第八期   (pp.107-121)   107页  引言  在佛教哲学之中,「蕴」、「处」、「界」三概念是基本而  重要的概念,「五蕴」概念说明了「存在」是什么?由何种因素  和合而成,「十二处」概念探讨人的认知能力与认知对象,「十  八界」概念详细分析人的认知能力与认知对象及认知内容的问题  ,因此,可以说,透过「蕴」、「处」、「界」三概念...

    张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071290.html
  • 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

    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 張 瑞 良 台大哲學論評第八期 (pp.107-121) 107頁 引言 在佛教哲學之中,「蘊」、「處」、「界」三概念是基本而 重要的概念,「五蘊」概念說明了「存在」是什麼?由何種因素 和合而成,「十二處」概念探討人的認知能力與認知對象,「十 ...

    張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546887.html
  • 布施概念的变迁(四)

    布施概念的变迁(四)  ______般若经中的布施思想____  白石凌海著;圆光佛学研究所 许洋主译  圆光佛学学报  第五期(2000.12)  页153-168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页153  一、序言  笔者已以<布施概念的变迁>为题反覆加以...

    白石凌海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147442.html